首页

艾彩免费

时间:2025-05-29 17:51:29 作者:埃及旅游局来沪“揽客” 冀在中国市场找到更多机会 浏览量:26473

 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(李金磊 徐雪莹)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9日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,现场热度不减,依然一座难求。

  下午3时,发布会准时开始。就业、住房、教育、疾控......一连串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,被抛向了中国四部门“一把手”。

3月9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记者会。教育部部长怀进鹏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、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就教育、就业和社会保障、住房、医疗疾控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。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

  就业是民生之本。今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由去年的“1200万人左右”变为“1200万人以上”,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  怎么看就业形势?人社部部长王晓萍坦言“总量压力不减,结构性矛盾仍待破解”,随后用更多时间阐述“怎么干”。她特别提到,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79万人,官方将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,拓宽市场化渠道,稳定公共岗位规模,优化全周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。

  当前,中国房地产市场正调整转型,受到各界高度关注。“我们不能光看短期,还要看中长期”,住建部部长倪虹提醒,从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看,从全国城镇住房存量的更新改造需求看,房地产还有很大潜力和空间。

  当前,房地产的难点是资金。中国建立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正持续落地。倪虹透露,截至2月底,商业银行已经审批贷款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。他同时对那些严重资不抵债、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“喊话”,“要按照法治化、市场化的原则,该破产的破产,该重组的重组”。

  教育问题亦是民生焦点。进入会场时,记者们可以领到一本《教育热点20问》,但还有更多问题需要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回答。对于如何满足民众对“上好学”的期盼,他直言,基础教育办得好不好,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,“这是大民生”。

  回应这个问题,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。怀进鹏给出了他的理解:要把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得更高,把优质教育资源的“蛋糕”做得更大,让整个教育发展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能力更多、更公平地惠及适龄儿童和青少年。

  当前新发突发传染病发生风险仍然持续存在,疾控工作如何守护人民健康?

  “以准备工作的确定性,来应对传染病大流行的不确定性”,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回应说,中国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、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、应急预案体系、科学防控体系、群防群控体系。

  王贺胜还表示,中国已在全国建成20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,不管哪个地方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,都能第一时间派出国家队支援。今年还将新建5支国家队,并将在全国所有市、县建设基层应急小分队,进一步提高传染病应对处置能力水平。

  直面关切、坦诚表达,在约1小时40分钟的时间里,12个民生热点问题得到集中回应。(完)

【编辑:房家梁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务院:补齐大宗商品、冷链、农村物流等短板

在光伏设施安装方面,欧盟基金同样提供全额支持或大比例支持。例如,“复苏和韧性基金”为意大利多个光伏设施安装项目提供全额支持,包括2022年7月向农业光伏安装项目提供15亿欧元的全额赠款,[24]2023年7月向光伏电池生产商3Sun公司的生产设施扩建项目提供8950万欧元赠款。[25]

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7月1日起施行 五方面亮点值得关注

张波:“这里收入还是不错的,但干我们这一行大多都是四五十岁的人,之前带的两个徒弟后来都去了深圳的工厂,很难看到有年轻人做这一行。”像张波这样入行久的瓦工,每天能有六七百块,但很多人吃不了这个苦。

全国74支代表队在长春比拼“现代加工技术”

其效果已被三季度数据印证。前9月,与“两新”直接相关的中国装备制造业、消费制造业等投资增速同比大幅增长。9月当月,新能源汽车零售量同比劲增51%,家电销售同样火爆。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认为,“两新”政策改善了企业营收和上下游配套的市场关联环境,加快了新供给与新消费间循环,有助于激发更多有效需求潜力。

“明抢”黄岩岛,菲律宾用了几招?还剩几招?

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,是开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。今年以来,我国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,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、提质增效,组合使用赤字、专项债、超长期特别国债、税费优惠、财政补助等多种政策工具,加大财政政策力度,加强重点领域保障,积极防范化解风险,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。

【新春纪事】俄罗斯女孩在山东安丘感受非遗里的“年味儿”

这也是十几年间老队员李洞春每一次参加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的感受。这些年来,每次参与发射任务,李洞春都是全程跟踪确认发射场操作、测试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数据,用最高的标准、最严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,实现过程完美、结果圆满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